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快速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6696|回复: 57

视唱练耳 和弦总汇(简谱,MIDI)

[复制链接]
八两 发表于 2008-3-13 12:43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音乐本来是个无师自通的东西,因为它在我们的脑子里,胎儿都听得懂不是吗?不过,我们是想学作曲,而不仅仅是欣赏,所以,学一点和弦还是有必要的。就像我们说话本来不成问题,但我们要写文章就得学一点语法修辞,因为这样能把话说得更简练更明白更精彩。
* [( e( m# y& G$ s/ |+ y1,三和弦
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
组图打开中,请稍候......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1 收起 理由
fyc + 1 我很赞同

查看全部评分

红了樱桃 发表于 2008-3-13 15:0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[mp]http://www.zuoqu.net/upload/attachment.php?aid=41189.mp3[/mp]% F) _  L( ?- ~

, t6 T7 ]& v. H:victory: 学习来了,欣赏了先
杨柳 发表于 2008-3-13 15:4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音乐本来是个无师自通的东西,因为它在我们的脑子里,胎儿都听得懂不是吗?不过,我们是想学作曲,而不仅仅是欣赏,所以,学一点和弦还是有必要的。就像我们说话本来不成问题,但我们要写文章就得学一点语法修辞。
) U0 a; m8 W$ R0 V3 m1 O2 o( ?# i$ F2 Q( H9 }- @0 [7 ]8 {7 g& K
: L5 }2 U; |3 E0 Y* y( C- @5 G" \. x
6 y) B' P5 ?' @
比喻得形象而生动。若能再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诠释一下就更易于理解。。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3-13 20:22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
和弦2(六和弦 小六和弦)

和弦挺唬人,有几百上千(转位和弦),谁也记不住。我是个好事之人,发现和弦的音频没人整理,所以充一回大尾巴狼,给大家提供方便。如有错误请大家及时纠正!
和弦2(六和弦 小六和弦).gif

和弦2 (六和弦 小六和弦).mid

793 Bytes, 下载次数: 245
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3-14 22:16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七和弦

属七和弦(大小七和弦)倾向主音,是歌曲终止的前置和弦(定式),大家记住它!
七和弦.gif

七和弦.mid

626 Bytes, 下载次数: 216
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3-19 00:14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
九和弦

小九和弦用来转调很好使!
九和弦 0.gif

九和弦.mid

584 Bytes, 下载次数: 215
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3-20 23:18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十一,十三和弦

我好像收到了两个学生!你们满足了我的虚荣,如报上姓名来,八两有问必答。
5 X3 r+ h& u9 S+ H6 {和弦就这些了,还有几个“另类”和弦(减五“大”“小”七和弦,减七和弦……)就不说了!
& }5 I, r7 o8 i0 e0 a( B  c转位和弦就是这些和弦的根音上移和冠音的变化,它们各有个的名称,大家自己去查一下就明白了。5 P5 x% {. U3 n. J7 ]: y
传统大小调有二十四个调,转位和弦加一起可能有上千个,中国的民族调式又有宫商角徵羽,各个调式三度音若即若离,和弦非常复杂,也没有规范说法,所以八两也讲不明白。不过,大家记住C调的这几个和弦就可以入门了,因为,无论什么调(音高)和弦的音程排列都一样(三度叠加),明白了C调,别的调用脚趾头一想也就明白了。
  k+ C2 {+ N! Z6 t赘述一句:决定一个调式由下属和弦到主和弦的终止式说了算!C大调就是G7——C。下属和弦是“华彩”和弦,但它有些生硬,在旋律进行时用Dm过度一下起缓冲作用,效果好些。
% }( N, I( k# y一首歌曲,一般开头都是主和弦或一级七和弦,结束就是终止式,那么,中间的几句胡乱一加就搞定了。
4 t" g7 J& ?, n8 R我们学和弦,不要被它吓倒,而应该这么想:和弦既然有挂四和弦和六和弦,大二度冲突就不是问题,我写歌配和弦就喜欢随心所欲,听着好听就行了。当然,我也遭到“刻板”的不少抨击,但我就是这么理解的,我也就这么做。和弦就是一个可以乱来的东西,理论上都能解释。. s' X& M# ]! d3 P# F4 f2 W
《和弦总汇》就到这了,谢谢大家!
& j& u' M$ q4 p1 Q4 I4 ^5 @2 h  ]0 c" U  v9 y' u7 Y" C/ P$ Y
[ 本帖最后由 八两 于 2008-3-20 23:20 编辑 ]
十一十三和弦.gif

十一,十三和弦.mid

535 Bytes, 下载次数: 210

图腾 发表于 2008-3-21 10:23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师你也收下我吧!!
$ U( B9 P) u. I! q* }, E% p前一阵子专攻这和弦,什么大三小三增三减三的理论上也懂了一些。可是放在应用上就不会用了。发现从书本上自学太困难了。:'(
图腾 发表于 2008-3-21 10:2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扒带时,由其是和弦部分,感觉太难了,有很多音听不出来。然后就自己乱编了,乱编了于是就免不了编乱了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3-27 14:09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图腾 于 2008-3-21 10:27 发表 & M& M. n  }1 `, q4 L( @
扒带时,由其是和弦部分,感觉太难了,有很多音听不出来。然后就自己乱编了,乱编了于是就免不了编乱了

) {% {# Z8 K5 a6 G% I. M1 S& b# X8 |朋友,你好!6 `, _* W% m* s. [& k" ]3 e
扒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,但对学编曲来说,相当于医科的解剖学的尸体解剖,是最佳的认知途径。编曲与生理解剖的区别在于,生理解剖是死东东,编曲是个性化的艺术。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声既然已没有禁区(八两牛论),“乱编”就是个性的体现。/ K6 y5 {4 a4 J/ e7 V% f8 P" J) K
我没扒过带,估计也扒不下来(不精确),但我认为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训练方法。& ?! V7 X4 j1 X, Y
扒带比读谱难得多,说到底,它还是视唱练耳的训练。网上有许多音乐制作公司招聘编曲,一般要求就是扒带200首音乐,而不是让你拿出二百首编曲。可见,扒带多么重要,扒不了又多么平常。
4 C' m( \' T$ z: {& J我最欣赏你说的“乱编”,它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,最能体现人的个性。而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因循守旧,缺乏创新精神,社会,自然科学是这样,人文艺术领域也是这样。问题不仅出在教育体制上,也是传统观念在作祟——你要做“另类”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!, K- Y" R" ^3 q+ M1 z/ D: Z: y# j
说到这,八两非常感激本论坛的斑斑对我的支持,不仅对八两的“歪理邪说”一视同仁容我在此“信口开河”,还对八两鼓励有加!
# k4 g) V( Z6 d2 X3 `: M8 L我早先在这个版面还发表过一篇言论,叫《破译蓝调》,也是“鬼见愁”类的白话,欢迎大家翻出来一看。) A# p- z8 _2 r  h$ b; ?2 u+ b% [3 \
名词解释:鬼见愁——简化复杂的东东,砸专家的饭碗。
fyc 发表于 2008-3-27 23:04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您的探讨对朋友们非常有益,感谢您!
巫沫 发表于 2008-3-28 16:01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师父,收下我吧。
6 Q, b. n3 x9 Y' I! ~, z$ [; o如果编曲有如学医学解剖那样就好了,不过,感觉音乐似乎要困难的多。就如你说的“生理解剖是死东东,编曲是个性化的艺术……
清歌 发表于 2008-4-4 22:4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壮着胆子请问八两。像我这样连第一个大三和弦都看不懂的人,或者说看着你的谱唱出来了,但不知道接下去做什么用的人,应该怎么办?!我是真的想学的,可是我是真的一点也看不懂乐理知识啊~:$ :L
红了樱桃 发表于 2008-4-9 19:0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呵呵,越学越难了呀,这入门也不容易的:loveliness: ,还得学习学习再学习......
着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08-4-10 10:58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不错啊,很有帮助的,收藏!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0 20:23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清歌 于 2008-4-4 22:46 发表
- u: ]/ ^; g' N% G# q  c7 o3 ~壮着胆子请问八两。像我这样连第一个大三和弦都看不懂的人,或者说看着你的谱唱出来了,但不知道接下去做什么用的人,应该怎么办?!我是真的想学的,可是我是真的一点也看不懂乐理知识啊~:$ :L

1 l& A- e; k; p6 a理论是用来唬人的,对聪明人来说学不学都一样!
. O5 Y' \( m# U% ]  J% M+ V( \我们平时说话交谈写文章,都是即兴的,随意的,哪么,为什么有的人能口若悬河,有的人却磕磕绊绊,答案:前者有生活,有阅历,有经验,有章法(章法就是技法。语言学叫语法修辞,作曲叫“忽悠学”),它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是无意识的,你懂得多一点,犯错误就少一点,懂的少一点,犯错误就多一点,可是,你若彻底学明白了,你就什么也干不成了!我认为,流行歌曲是一种残缺美,它不需要太深厚的理论支撑,因为,它的受众是乐盲!. Q4 r; l2 `, \/ a; f  }0 x
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?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0 20:3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红了樱桃 于 2008-4-9 19:04 发表
* S( W! A' g. x  X( _* a# v) x5 l呵呵,越学越难了呀,这入门也不容易的:loveliness: ,还得学习学习再学习......

: ~- W: {4 |0 I. b2 Y那就实践。一边实践一边学习,就像写文章,一边写一边学。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0 20:3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着一叶扁舟 于 2008-4-10 10:58 发表 + T9 @6 P" R/ G6 R
很不错啊,很有帮助的,收藏!
3 N" B# `2 y. V6 K) m' A0 u5 x+ u
这就是个音频资料,放在这儿大家查找方便。专家也要查资料不是。
清歌 发表于 2008-4-11 20:53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八两 于 2008-4-10 20:23 发表 * Y1 Q. a1 Z; E. {4 R
理论是用来唬人的,对聪明人来说学不学都一样!8 `! J/ W7 w# U1 s" B7 }
我们平时说话交谈写文章,都是即兴的,随意的,哪么,为什么有的人能口若悬河,有的人却磕磕绊绊,答案:前者有生活,有阅历,有经验,有章法(章法就是技法。语言 ...

% y# I3 B+ A3 N3 j不大满意~但是很感激~~谢谢你答复我~~但是八两你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办的问题。。。。:loveliness: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2 11:3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再答

“壮着胆子请问八两。”——忽悠八两:'(   ?- Z9 E. l& m. {7 K: o
像我这样连第一个大三和弦都看不懂的人,——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,根音,三度音,五度音(冠音),它们的音程关系都是三度,一大一小两个三度的构成叫大三和弦,如:135。一小一大两个三度的构成叫小三和弦,如613。两个大三度的构成叫增三和弦,如:13#5。两个小三度的构成叫减三和弦,如:724。两个大三度的叫增三和弦,如:13#5。和弦纵向排列同时发声叫和声,横向排列一个一个发声叫分解和弦。因为三和弦有三个音构成,所以它有两个转位,如:135,第一转位是351;第二转位是513。它们都有各自的名称,但我记不得了。和弦以根音命名,大调的音阶是12345671,自然小调的音阶是67123456,旋律小调的音阶是67123#4#56,和声小调的音阶是671234#56,这些音阶除了唱名和音名,还有“学名”,叫:主音,上主音,中音,下属音,属音,下中音,导音。为了描述方便,人们还称呼它们“级”,一级,二级,三级……主和弦也叫一级和弦,属和弦也叫五级和弦,下属和弦也叫四级和弦,上主音就叫二级和弦,中音就叫三级和弦,下中音就叫六级和弦,导音因为是个减三和弦(有离调感),一般情况下用不到。三和弦分两大类,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。主和弦,属和弦,下属和弦是骨干和弦,在大调中它们都是大三和弦,在小调中,它们都是小三和弦。可见,大小调的旋律色彩是由音程关系决定的,而三度音程关系的变化又是决定和声色彩的关键,所以也可以说,旋律的色彩由和弦说了算。
; Q4 J7 w' y" `9 J“或者说看着你的谱唱出来了,但不知道接下去做什么用的人,应该怎么办?!”——这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不间断的循环提高过程。比如,我们心里有一个旋律,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,用理论分析一下,哦,原来它必须是这样!在调性音阶中,每个音都有各自的性格,有的沉稳有的张扬,有的纯朴自然,有的诡异油滑。我胡诌一下:主音就是老大,个性最强也最单纯,就是必须我说了算,不让我说了算,我就让你成不了调。所以开头和结束由它出面拍板,它说开始就开始了,它说结束就结束了。中间它不能出来乱发言,它一发言别人就以为是宣布散会了……先去吃饭,回头再侃。哈……大家都侃侃,说不定真能肢解了音乐,好玩!: x* j- x4 y% T. y) B( q7 r- v

7 ^; ^1 D9 t3 f% j& v“我是真的想学的,可是我是真的一点也看不懂乐理知识啊~”——……
海牙 发表于 2008-4-12 13:59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问好老师o(∩_∩)o...
周兴平 发表于 2008-4-12 17:33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学习再学习,八两老师,收下我吧!~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3 00:4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上一段没说完,接着侃!

先谢谢大家顶贴!
/ p& y9 L# T. g5 ~4 G
/ y; K7 O4 P9 f/ ]9 E& k) ^. i八两说过,这个论坛很业余(业余说明普及性好,受众广。褒义的!),网友也很谦虚,互称老师。似乎只有八两是另类,不仅不肯叫别人老师,也不肯被人称为老师。我们就是些音乐爱好者,在这儿自娱自乐。. ]. L# p% r, q9 i5 Z" }
我手边没有一本音乐方面的书,我的“鬼见愁”即兴发言都是二十多年前学吉他和教吉他时留下的印象,我之所以常到这个论坛来玩,一,是我在这儿被不少人骂过,诋毁过,批评过,想通过自吹自擂找会一点自尊。二,来这个论坛之前,我从没尝试过写原创音乐,这个论坛和论坛的网友也确实让我学了不少东西。三,我想,八两能做到的事,大家一定能做得更好。可我发现有些网友困惑,怎么入门?看书学理论,很枯燥乏味,动笔实践又怕写不好遭人嘲笑,翻帖子找捷径,可看来看去都是抄的书,好不容易翻到一篇自己的东东,说的却是“艺术苦旅”,这一看,连信心都没了。八两就是要捅破这层窗户纸,给初学者自信!
. }) I: c+ R% v9 v) O% a
- q( M5 O) P  t& P上回说到主音,说它是老大,很霸道,下面我再说说属音。
! C/ A( Q1 |7 l. A属音就是主音向上的五度音,很牛气。说它牛是因为音阶是五度相生的。我们假设从前只有一个音“1”,向上五度就有了“5”,再向上五度又有了“2”,我们把“2”降八度,于是有了“125”三个音,我们的祖先觉得这三个音作流行歌曲不够用,就又把“2”再向上五度得到了“6”,“6”再向上五度得到了“3”,于是很满意,有了“12356”,大家看,这就是中国的五音调式,我们的祖先给他们起名叫“宫,商,角,徵,羽”。用不同的音做主音建立的五音音阶,就是它们的调性。比如,123561就是宫调,235612就是商调……这有什么复杂的?
5 x- N- v  K8 {# p) Y: m从生相上讲(说生育也可以),主音生了属音,它们俩关系当然最近,母子关系嘛。哪么为什么主音生的是属音而不是其它的音,因为音就只会五度五度的生,它一下子生不出别的音来,我们只当这是上帝的安排。中国的民族调式只有五个音,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觉得有这五个音写流行歌曲已经没问题了,所以没创造出七音阶。可西洋人觉得五个音不够用,还是继续生,结果生出了一个导音“7”和半音音阶。又反向去试着生,哈,向下五度是“4”,于是就给它起名叫下属音。% R# S8 q" d1 E! f! w- Z1 M
主音,属音,下属音构成的三和弦是调性和弦,色彩鲜明。
) [+ ]0 s# R! N5 I- A3 x! B9 t. F: P主和弦的三个音是调性音乐的主干音,对邻音有吸引力。# l8 N% l! P! w5 B) u
属音,做为主干音它沉稳,有支撑力。! R: u( e) \8 h8 |  C
做为属和弦的根音,对主音有倾向性。$ a3 m4 Z# U$ I2 u
而因为它还是三级和弦的三度音,它的个性还有点浪漫,飘逸……) f1 `( Y! _) a) g( ^: w
属音在旋律中与不同的音对话腔调是不同的,这要看它扮演的是什么角色。& i. h& V0 \' G+ h& `7 E" {! ?
属音就侃到这。- e& a" n0 w& V& @; ~% O+ ~+ G
哇,写了三个多小时:'( 4 _0 h# H* i" n& k& s/ p
谁来分析一下其它的音,八两想歇菜了!
清歌 发表于 2008-4-14 13:12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真的非常尊敬和感激八两,怎么会忽悠呢!冤死!:L 今天有点进步,能看懂到这里了:“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,根音,三度音,五度音(冠音),它们的音程关系都是三度,一大一小两个三度的构成叫大三和弦,如:135。一小一大两个三度的构成叫小三和弦,如613。”不过里面的根音是什么不知道。。有收获就高兴。。:)
 楼主| 八两 发表于 2008-4-14 17:5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
自然音阶共七个原位正三和弦

它们是;135;246;357;461;572.;613;724.
* a. q8 `# r& E+ e% u3 r它们的第一个音就叫根音。
/ D5 @! L, s; u1 f6 u( h5 l4 o6 A613在小调中是主和弦,在大调中是六级和弦,根音都是“6”。以此类推,其它的也是这么回事。, ?4 T( I. ^6 H; n6 u
三和弦有三个音构成,因此有两个转位,就说613,第一转位136,第二转位361。它们转位后色彩不同,但性质不变,在小调中仍是主和弦,在大调中仍是六级和弦。转为和弦的叫法我记不得,请斑斑帮帮忙?其实大家到网上一搜就能找到。我手头一本音乐书都没有,也得到网上去搜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( 鄂ICP备05006521号-2 )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

GMT+8, 2024-6-14 12:47 , Processed in 0.142655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